营收滞涨,净利润逐年下滑,成功过会的回盛生物难令投资者心安
2020-07-27 12:00
公开资料显示,2020年7月17日,武汉回盛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回盛生物”)创业板首发申请获上市委会议审核通过,拟募集资金5.9亿元,主要用于新沟基地、年产160吨泰万菌素发酵生产基地建设项目、中药提取及制剂生产线建设项目及补充流动资金。
不过,从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来看,营收陷入停滞,净利润、毛利率逐年下滑,应收账款高企,偿债能力弱等问题依然存在,或影响投资者对公司内在价值的研判。
营收陷入停滞,净利润、毛利率逐年下滑
回盛生物成立于2002年,主要从事兽用药品(包括化药制剂、原料药、中药制剂)、饲料及添加剂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据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回盛生物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4亿元、4.22亿元、4.27亿元,从增长趋势来看,2018年较2017年增长5.5%,2019年较2018年增长1.18%。营收增速回落,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公司业绩规模已处于相对停滞状态。
同期,对应的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逐年下滑,分别是8842.43万元、7140.16万元、6876.64万元,两年缩水近2000万元。
具体到毛利率指标上,报告期内回盛生物的综合毛利率分别为50.71%、43.55%和38.31%,主营业务毛利率为51.35%、43.45%、39.41%,从50%以上到不足40%,可以说降幅还是很大的,且2019年毛利率显著低于行业均值。
对此,回盛生物在招股书中表示,主要系原料药价格总体上涨,导致部分产品原料成本增加,叠加非洲猪瘟疫情对我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较大影响所致。
作为体现公司盈利能力的指标,毛利率的大幅下滑无疑值得警惕,若后续不能采取有效措施阻止毛利率继续下滑,即便成功上市,也难免遭遇投资者用脚投票。
另值得注意的是,期内回盛生物旗下拥有四家全资子公司,分别为湖北回盛、施比龙、新华星和应城回盛。2019年度,除了湖北回盛盈利2413.48万元,其他三家都录得亏损。令人疑惑的是,这三家子公司的主营业务和回盛生物并无二致,为何盈利情况却千差万别?对于亏损原因,回盛生物并未在招股书中给出任何说明。
应收账款攀升,负债规模扩大
据招股书显示,回盛生物采取“先货后款”的结算方式,给予主要客户3-6个月的信用期。对于销售额较大、合作时间较长、信誉较好的经销商,经特殊审批后也给予一定信用期。也就是说,回盛生物的回款方式以赊销为主。
在该种方式下,京达财经注意到,回盛生物报告期各期末应收账款账面价值迅速扩大,分别为4040.83万元、7743.18万元、9816.32万元,增速远超过营收增速,同时应收账款周转率断崖式下滑,从11.92降至4.87。
从财务勾稽角度来看,若后续客户的经营和财务状况出现困难,回盛生物可能面临应收账款逾期回收或无法回收的风险,进而对公司的盈利能力和现金流造成不利影响。
事实上,上述风险已有所显像。报告期内回盛生物计提的坏账准备金一举从百万级别上升至千万级别,分别为228.67万元、1400.69万元、1561.78。2018年末及2019年末单项金额重大并单项计提坏账准备为经销模式下应收郑州合之生的款项,由于该终端客户财务状况不佳,导致向公司回款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回盛生物出于谨慎性原则对2018年末应收余额2058.99万元按50%的比例计提单项减值准备共计1029.50万元。
一方面是大笔需要收回的应收账款,另一方面回盛生物的负债规模也在逐年递增。招股说明书显示,2017年至2019年期末,其总负债总额从12106.16万元上升至27179.91万元,两年增加超15000万元,增幅翻倍。其中又以流动负债为主,占比达97.54%、97.78%、74.8%,凸显资金端压力。
与此同时,公司的资产负债率波动明显,从2017年的35.17%降至2018年的30.45%,而后又大幅提高至2019年的41.81%。对于2019年资产负债率的飙涨,回盛生物在招股书中解释称,主要系公司新沟基地建造工程和泰万菌素发酵生产基地建设项目处于建设期,资本性支出较多,因此公司采用债务融资的方式支付了部分款项,导致资产负债率的提升。
图源:回盛生物招股说明书
纵向比较,2019年回盛生物的资产负债率高于同行可比公司,且远高于行业均值21.77%。而在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上,回盛生物只有1.44、1.08,远低于行业均值2.7和2.14,显示短期偿债能力较弱。
长远考虑,受制于营收滞涨,盈利能力下滑,应收账款攀升,负债规模扩大等多重不利因素,很难说成功过会的回盛生物就能迎来一个灿烂的明天?